<
    成王如今每日里都要被叫进宫里训斥两句,正忙着想该怎么哄得皇帝回心转意,又该怎么面对太子的打压和外头朝臣们的议论纷纷,一点儿理姜家的功夫都没有。

    再者,宁怀诚也不是吃干饭的,他拿到矿山的消息就寻了人去阆中查探,成王手底下的人时时刻刻都盯着出入阆中的人,但凡有些不对都会禀告上去,宁怀诚派出去的人一下子就被注意到了。

    再者封知州升了官,阆中换了人,成王又要重新打点,事情多得怎么都处理不完。

    好歹让姜家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安氏道:“这事儿不用再管了,往后咱们家也要离英国公府远一些。”

    一是怕成王发觉是他们刻意透露给了英国公府,二则是本身英国公府就偏向中立,只做纯臣,从不和别家来往,宁怀诚这回能帮他们,已经算是意外了。

    姜云瑶跟前,她也不说虚话:“英国公府看着是鼎盛,可我瞅着总有烈火烹油的感觉,咱们用矿山的消息换了你大姐姐的婚事,已经互不相欠了。”

    姜云瑶当然明白她的道理,她也确实没打算再和宁怀诚来往:“母亲,我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她想起另一件事:“这事儿一出,大姐姐的婚事该怎么办?母亲有什么想法么?”

    安氏:“本来这两年你大姐姐的婚事就该提上议程了,如今这事儿都出了,也不能再拖了,我总怕哪天成王又惦记着你姐姐。”

    姜云瑶问:“可定好了人家?”

    安氏说有一个正在接触着的,在成王这事儿之前:“原就打算等过完年相看,如今倒也能提前了,你还记不记得先前来咱们府上做客的那位夫人。”

    姜云瑶记得。

    顾明月也想了起来,是之前姜记食铺出了事以后,张掌柜派了人来府里求救,那会儿姑娘在陪着太太见客,是顾明月去的司市府衙里。

    安氏说:“那是承恩侯府的大夫人,承恩侯世子比你姐姐大两岁,是家中长子,承恩侯府的家风还可以。”

    安氏也是有些社交圈子的,和她来往的人家都还算不错。

    姜云瑶想了想,还是问:“前两天成王世子纳侧妃的消息出来,那位大夫人可说什么没有?”

    安氏摇了摇头:“我还未去探寻过,那几日光忙着去托关系了。”

    姜云瑶沉思了一下:“母亲可有透露过要结亲的意思?”

    这倒是没有,结亲这事情不能在明面上提出来,就像当初封夫人想结亲,提起封敬言一样,只会口头暗示,而不会正儿八经地提出来要结亲,否则要是有什么意外,两边总是会丢脸。

    没提的时候只当是错过了,提了又解了,那就很难堪了。

    姜云瑶劝安氏:“要是母亲还没提,就暂且先看看情况再说。”

    前几日在慈宁宫里,那位承恩侯夫人也在,当时可没说什么话,虽然当时的情况下承恩侯夫人也没法说什么,她也能理解那位大夫人先保全自身的方式,但到底不清楚她心里到底膈应不膈应这件事。

    ——在结亲之前总要打听清楚,不然等人都嫁过去了再后悔,那就晚了。

    安氏当然也清楚:“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她心里也犯嘀咕,他们俩是互相透过底暗示过要结亲的意思的,在慈宁宫的时候承恩侯夫人没说话,过后回了府里了那边儿也没来问个消息,总让她心里惴惴不安的。

    不过她也没着急,她们是想要避开成王那边的压力,却也不至于胡乱给姜云琼找个人家嫁了。

    这事儿就不是姜云瑶能操心的了。

    她和顾明月最近在准备新铺子开业。

    还是之前那个成衣铺子,姜记食铺都开业一个月了,成衣铺子也终于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这几天忙着姜云琼的事情,王掌柜来汇报了两次她都叫推后了。

    那些新做好的衣裳还是顾明月帮她去看的。

    在姜府里呆久了,顾明月的审美也算是培养出来了。

    若是从前的她,她是舍不得丢掉一点儿布料的,在河源村的时候她一年都未必能有一件新衣裳,亲娘金氏在世的时候还好些,就算再穷,金氏一年也总会扯上一匹布料给顾明月做一件衣裳,也没什么精细布料,凑活能穿,干净整洁就是了。

    后来金氏去世以后,顾明月就没再穿过新衣了,家里的情况一日不如一日,别说做衣裳,饭也吃不起,但她正是长个子的时候,衣裳没得穿,只能自己想办法,把两件衣裳裁了缝成一件,或者是穿别人的旧衣服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她没了亲娘,多少有些心疼她,见她穿得破烂,有些家里养过小孩的,也会把家里多余的衣服给她穿。

    所以她打小穿的就是有补丁的衣服,再不然就是旧衣裳,审美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后来到了姜家,姜家给她们发了下人穿的衣裳,虽然不是很精细,但至少布料都是棉布的,穿着舒坦一些,不过颜色也有限,大多都是青蓝白三色,新年里头倒是会做些喜庆的,有桃红、新绿等颜色。

    丫头们的衣裳虽然简单,但也是有裁剪的,顾明月还跟着竹香学绣花,她们绣东西是给太太姑娘们绣的多,这些人的衣裳比他们自己的还要讲究一些,配色也更多,竹香耐心,总会细致地教她。

    如今顾明月就很清楚,花青能配杏黄,殷红和藤黄、松柏绿也很相配,衣裳不能一味同色,穿着就像直筒,偶尔要讲究“撞色”。